道德經到底講的是什麽,為什麽被稱為得天下的學問。傳統文化裏一個人修行的過程離不開修身,齊家,治國,平天下,平天下是古代讀書人的終極追求,道德經是如何論述平天下的呢?據說美國第四十任總統裏根剛上台時,不知如何展開國家治理,裏根原來是一個美國的演員,表演天賦極高,他通過他的精彩演說和人格魅力當選美國總統,麵對一個龐大的國家不像舞台表演那樣簡單,一時不知所措,這時,他身邊有人跟他說你可以看看中國的老子道德經這本書,裏根很詫異,這是一本什麽樣的書,他可以教會我治理國家嗎,這個人說可以,你隻要慢慢領悟裏麵一句話就可以了,裏根問什麽話,這個人說就七個字,治大國若烹小鮮,據說裏根就是受到這七個字的啟發開啟了他的總統生涯。
這七個字到底是什麽意思呢,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我的理解是,第一講的是信心,不管是管理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國家,不管是遇到多大多難的事,首先得有信心,治大國就像烹飪一條小魚,往大了說是一個成大事者必備的要素那就是胸懷那就是境界,毛主席自小胸懷境界就比常人高遠,他在1918年寫的《送縱宇一郎東行》一詩裏就大氣磅礴地寫到,丈夫何事足縈懷,要將宇宙看梯米。滄海橫流安足濾,世事紛紜何足裏。境界胸懷之大一覽無餘。所以毛主席建立了驚天偉業我們也不足為奇了,一個把宇宙都看做梯米的人,戎裝素裹的蔣委員長又怎麽會是他的對手呢,我們常說要做成事要有能力,很多人拚命執著於能力的鍛煉,殊不知要有境界,方才顯現智慧才可生能力!所以要想有平天下的能力,首先得有平天下之胸懷境界格局!第二是無為和有為,其實,我們烹飪過的人都知道,烹飪好一條小魚並不簡單,最大特點是不能過早地翻魚身,也不能老是著急地翻魚身,烹飪之前要做好準備,冷鍋熱油後,把魚放進鍋,此時要做的不是馬上翻魚身,而是等待,等待魚身的顏色稍金黃才可翻身,第一次翻身之後又是等待,等待就是無為,翻身就是有為,裏根領悟這七個字就聯想到,我可以不會軍事,不會外教,不會經濟,但是我隻要會找到會的人來做,然後管好他們就好了,這就是有為和無為所以要平天下,你不須什麽都會,但必須要懂人性,掌握會這些具體事物的人,項羽覺得自己什麽都會,什麽都最厲害,覺得自己有為夠了,所以不重視人才,劉邦覺得自己啥都不會,所以就禮賢下士,找那些會的人,而且對他們很好,至少在得天下之前是這樣,這也是曆史選擇了劉邦的重要原因之一,所以古話說,大丈夫要有所為,有所不為,在當今社會這個更加明顯,團隊合作的時代,單打獨鬥已經成為過去,一個人幹不過一個團隊,一個團隊幹不過一個係統,一個係統幹不過一個組織,無不在證明有為無為的關係,當然要懂哪些該為哪些不該為,也是一門及深的學問。
那如何具體展開平天下,第一要做的是什麽,下一章我們繼續分享!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